新闻分类 NEWS
服务热线:0371-66337773
您现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动态 >
适合国情的创新是我国建筑机械发展
作者:王赛 发布时间:03/28/2013
        适合国情的创新是我国建筑机械 发展 的必然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预测,到2010年,建筑机械总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,但究竟如何该如何发展,情况却要复杂得多。我国建筑机械的发展道路基本 有三种类型:一是引进合资;二是引进消化创新;三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,自主开发、创新。自主开发、创新不是简单的模仿别人的产品,而是必须要开发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产品。因此,就要建立和完善独立的研发体系,提高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水平,这样才能赢得客户青睐,站稳市场。企业是开发、创新的主体,如今的很多 企业都是由原先的科研院所转制而来,并且“转”得十分成功。经过转制,设计水平和制造水平有了明显提升,不仅保住了我们自己的市场,而且也使我们走出国门 占领国际市场,变成了现实。这方面的例子很多,比如混凝土输送泵,以前,国外产品占据了我们的大部分市场,我们引进了以后,消化、吸收、创新、适用性上就 优于进口产品了。在二次开发上,中国 有中国的特点,有自己的国情,因此,要针对国情搞开发。如果引进了新技术,不针对国情进行二次开发,解决不了适用性问题,谁也不会要这样的“小姐 泵”!2005年10月,美国先锋公司的登机梯在三峡出了死人事故,三峡同时也使用我们自己的登机梯,现场还有国际名牌ALIMAK的登机梯,不到两年, 传动和安全装置都坏了,我们的几台没毛病。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了解我们的国情,他们不知道我们的管理和人员素质。所以,二次开发重点要解决适用性 问题。三峡购进的日本搅拌楼总出故障,日本专家伤透了脑筋,原来是中国的电网电压不稳造成的,还是中国专家行,加个稳压器全解决了。这些例子说明了开发和 创新的重要性,而且开发一定要有创新,要解决实际问题。总之,自改革开放至今,中国的建筑机械行业成绩很大。尤其是塔机的生产,已经基本满足了建设的需 要,并且已有部分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。将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,配用国际最好的配套件,打造我们自己的品牌,并以我们的低价优势,保住我们自己的市场, 实践证明,是完全可行的。